第1章: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綜述 22
1.1 新能源汽車的相關概述 22
1.1.1 新能源汽車的概念 22
1.1.2 新能源汽車的類型 23
(1)混合動力汽車 24
(2)純電動汽車 25
(3)燃料電池汽車 25
(4)氣體燃料汽車 26
(5)生物燃料汽車 26
(6)氫燃料汽車 27
(7)太陽能汽車 27
1.1.3 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必要性 27
(1)石油短缺 27
(2)環境污染 29
(3)氣候變暖 30
1.2 新能源汽車經濟環境分析 30
1.2.1 國際宏觀經濟環境分析 30
(1)美國經濟環境分析 30
(2)日本經濟環境分析 33
(3)歐元區經濟環境分析 35
(4)新興國家經濟環境分析 36
1.2.2 國內宏觀經濟環境分析 40
(1)國內GDP增長分析 40
(2)工業經濟增長分析 41
(3)固定資產投資情況 42
(4)進出口總額及其增長 43
(5)貨幣供應量及其貸款 44
(6)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 45
1.2.3 行業宏觀經濟環境分析 45
1.3 新能源汽車政策環境分析 46
1.3.1 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主要政策 46
1.3.2 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國家標準 53
1.3.3 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規劃 59
1.4 新能源汽車技術環境分析 64
1.4.1 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狀況 65
1.4.2 “三縱三橫”的技術布局分析 68
1.4.3 新能源汽車的關鍵技術分析 69
1.4.4 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選擇分析 70
(1)車用動力電池技術路線 71
(2)電機控制系統技術路線 74
(3)混合動力汽車技術路線 76
(4)純電動汽車的技術路線 78
(5)燃料電池汽車技術路線 79
(6)其它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 79
第2章: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分析 81
2.1 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鏈簡介 81
2.2 新能源汽車電池系統分析 83
2.2.1 動力電池主要性能比較 83
2.2.2 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分析 83
2.2.3 鋰離子電池隔膜市場分析 84
2.2.4 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市場分析 91
2.3 新能源汽車電機系統分析 98
2.3.1 各種電機性能比較 98
2.3.2 直流電機市場分析 99
2.3.3 永磁同步電機分析 101
2.3.4 異步電機市場分析 104
2.3.5 開關磁阻電機分析 106
2.4 電動汽車充電站市場分析 108
2.4.1 充電站的成本結構分析 108
2.4.2 電動汽車充電站建設情況 110
2.4.3 充電設備的主要企業分析 111
2.4.4 電動汽車充電站發展趨勢 113
2.4.5 電動汽車充電站規模預測 116
第3章:世界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分析 118
3.1 世界新能源汽車產業政府扶持措施 118
3.1.1 日本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措施 118
(1)日本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概況 118
(2)日本推動新能源應用的措施分析 118
(3)日本促進技術研發和推廣的措施 119
(4)日本其他新能源汽車的扶持措施 119
3.1.2 美國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措施 120
(1)美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概況 120
(2)美國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法律法規 120
(3)美國促進技術研發和推廣的措施 121
(4)美國其他新能源汽車的扶持措施 122
3.1.3 歐盟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措施 123
(1)歐盟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概況 123
(2)歐盟對各國新能源汽車政策引導 124
(3)歐盟促進技術研發和推廣的措施 124
(4)德國促進新能源汽車的鼓勵政策 125
(5)法國促進新能源汽車的鼓勵政策 126
(6)英國促進新能源汽車的鼓勵政策 127
3.1.4 其它國家新能源汽車的鼓勵政策 129
(1)韓國新能源汽車的鼓勵政策 129
(2)泰國新能源汽車的鼓勵政策 130
(3)加拿大新能源汽車的鼓勵政策 133
(4)新加坡新能源汽車的鼓勵政策 135
(5)愛爾蘭新能源汽車的鼓勵政策 136
3.1.5 國外新能源汽車發展經驗的借鑒和啟示 136
(1)日本、美國、歐盟經驗歸納與總結 136
(2)中外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對比分析 136
(3)國外發展經驗對中國的借鑒與啟示 137
3.2 世界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概況 139
3.2.1 全球新能源汽車解決方案分析 139
3.2.2 國際新能源汽車主流技術路線 141
(1)混合動力汽車(HEV) 143
(2)純電動汽車(EV) 145
(3)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 146
(4)三大主流技術路線評析 147
3.2.3 世界新能源汽車發展動態分析 147
(1)混合動力汽車發展動態分析 148
(2)純電動汽車的發展動態分析 154
(3)燃料電池汽車發展動態分析 159
3.3 中國與美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對比 162
3.3.1 中國與美國生產要素對比分析 162
3.3.2 中國與美國需求條件對比分析 163
3.3.3 中美相關和支持產業對比分析 164
3.3.4 中美企業戰略結構和同業競爭 165
3.3.5 中國與美國政府和機會對比分析 165
3.3.6 中國提升產業競爭力的機會分析 166
第4章: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分析 167
4.1 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概況 167
4.1.1 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背景 167
4.1.2 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要意義 168
4.1.3 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優勢分析 170
4.1.4 新能源汽車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172
4.1.5 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主要發展方向 173
4.2 中國新能源汽車運行態勢分析 175
4.2.1 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成本結構分析 175
4.2.2 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產銷情況分析 179
4.2.3 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運行態勢分析 179
4.2.4 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應用情況分析 180
4.2.5 新能源汽車與國外差距比較分析 181
4.3 新能源汽車示范工程運營分析 183
4.3.1 “十城千輛”試點示范工程運營情況 183
(1)北京市示范工程運營情況分析 183
(2)上海市示范工程運營情況分析 183
(3)重慶市示范工程運營情況分析 183
(4)長春市示范工程運營情況分析 184
(5)大連市示范工程運營情況分析 184
(6)杭州市示范工程運營情況分析 184
(7)濟南市示范工程運營情況分析 184
(8)武漢市示范工程運營情況分析 185
(9)深圳市示范工程運營情況分析 185
(10)合肥市示范工程運營情況分析 185
(11)長株潭示范工程運營情況分析 185
(12)昆明市示范工程運營情況分析 186
(13)南昌市示范工程運營情況分析 186
4.3.2 燃氣汽車示范推廣運營情況分析 186
(1)四川省燃氣汽車示范推廣情況 186
(2)重慶市燃氣汽車示范推廣情況 187
(3)西安市燃氣汽車示范推廣情況 188
(4)哈爾濱市燃氣汽車示范推廣情況 188
(5)烏魯木齊燃氣汽車示范推廣情況 188
4.4 中國新能源客車發展狀況分析 189
4.4.1 新能源客車的發展概況分析 189
(1)新能源客車的主要類型分析 189
(2)中國新能源客車的主要產品 190
(3)新能源客車技術路線發展分析 192
4.4.2 新能源客車的市場應用分析 193
(1)國外新能源客車的發展與應用 193
(2)國內新能源客車的發展與應用 194
(3)中國新能源客車市場特點剖析 197
(4)中國各省市電動公交車擁有計劃 198
4.4.3 新能源客車生產企業發展分析 199
(1)新能源客車生產企業調研情況 199
(2)新能源客車未來龍頭企業分析 200
(3)北汽福田新能源客車個案分析 201
4.4.4 新能源客車發展存在的問題 202
(1)新能源客車產品可靠性問題 202
(2)新能源客車使用成本問題 202
(3)新能源客車技關鍵技術發展問題 202
(4)新能源客車應用開發模式局限 202
(5)新能源技術車輛推廣使用瓶頸 203
4.4.5 新能源客車的發展前景展望 204
4.5 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最新動向 205
4.5.1 北京市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最新動向 205
4.5.2 吉林省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最新動向 206
4.5.3 重慶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最新動向 206
4.5.4 廣東省電動汽車省部產學研創新聯盟最新動向 207
4.5.5 昆明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學研聯盟最新動向 208
4.5.6 南昌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動向 208
第5章:中國新能源汽車商業模式分析 210
5.1 新能源汽車市場調研分析 210
5.1.1 新能源汽車了解程度調查情況 210
5.1.2 新能源汽車政策關注情況調查 211
5.1.3 新能源汽車市場前景調查情況 211
5.1.4 新能源汽車不同類型購買喜好調查 212
5.1.5 新能源汽車不同品牌購買喜好調查 212
5.1.6 新能源汽車不同價位購買喜好調查 213
5.1.7 新能源汽車購買方式調查情況分析 214
5.1.8 補貼政策對新能源汽車的影響調查 214
5.1.9 不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原因調查分析 215
5.2 新能源汽車商業模式分析 216
5.2.1 新能源汽車的商業模式分析 216
(1)整車加電池捆綁銷售 216
(2)整車租賃模式分析 216
(3)裸車銷售&電池租賃 216
5.2.2 新能源汽車的營銷模式分析 217
(1)新能源汽車團購模式分析 217
(2)新能源汽車買1送N分析 217
(3)新能源汽車節能互助分析 218
5.2.3 新能源汽車商業模式案例分析 218
(1)比亞迪商業模式分析 218
(2)奇瑞汽車商業模式分析 219
(3)東風汽車商業模式分析 219
第6章:中國新能源汽車細分市場分析 221
6.1 中國混合動力汽車市場分析 221
6.1.1 全球混合動力汽車市場分析 221
6.1.2 中國混合動力汽車市場分析 221
(1)混合動力汽車產銷規模分析 221
(2)混合動力汽車市場特點分析 222
(3)混合動力汽車市場結構分析 223
(4)混合動力汽車應用結構分析 225
(5)混合動力汽車市場競爭分析 226
(6)混合動力汽車補貼情況分析 231
6.1.3 中國混合動力汽車市場前景預測 232
(1)混合動力汽車最新市場動向 232
(2)混合動力汽車市場規模預測 232
(3)混合動力汽車市場結構預測 233
(4)混合動力汽車應用結構預測 234
6.2 中國純電動汽車市場分析 234
6.2.1 純電動汽車的發展瓶頸分析 234
(1)純電動汽車的技術標準缺失 234
(2)純電動汽車配套政策不完善 235
(3)純電動汽車配套設施不完善 235
6.2.2 純電動汽車的運營情況分析 235
(1)純電動汽車研發生產情況 235
(2)純電動汽車投放運營情況 238
(3)純電動汽車補貼情況分析 240
6.2.3 純電動汽車的最新市場動向 241
6.2.4 純電動汽車的發展前景展望 242
6.3 中國燃料電池汽車市場分析 242
6.3.1 燃料電池汽車研發生產情況 242
6.3.2 燃料電池汽車投放運營狀況 243
6.3.3 燃料電池汽車最新市場動向 244
6.3.4 燃料電池汽車發展前景展望 244
6.4 中國氣體燃料汽車市場分析 245
6.4.1 氣體燃料汽車研發生產情況 245
6.4.2 氣體燃料汽車投放運營狀況 245
6.4.3 氣體燃料汽車最新市場動向 246
6.4.4 氣體燃料汽車發展前景展望 246
6.5 中國生物燃料汽車市場分析 246
6.5.1 生物燃料汽車研發生產情況 246
6.5.2 生物燃料汽車投放運營狀況 247
6.5.3 生物燃料汽車最新市場動向 247
6.5.4 生物燃料汽車發展前景展望 247
6.6 中國氫燃料汽車市場分析 248
6.6.1 氫燃料汽車研發生產情況 248
6.6.2 氫燃料汽車投放運營狀況 248
6.6.3 氫燃料汽車最新市場動向 248
6.6.4 氫燃料汽車發展前景展望 248
6.7 中國太陽能汽車市場分析 249
6.7.1 太陽能汽車研發生產情況 249
6.7.2 太陽能汽車投放運營狀況 249
6.7.3 太陽能汽車最新市場動向 249
6.7.4 太陽能汽車發展前景展望 250
第7章:中國新能源汽車重點區域分析 251
7.1 新能源汽車區域分布特征 251
7.2 北京新能源汽車市場分析 252
7.2.1 北京新能源汽車發展政策分析 252
7.2.2 北京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分析 253
7.2.3 北京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分析 254
7.2.4 奧運會給北京汽車帶來的影響 255
7.2.5 北京新能源汽車需求預測分析 255
7.2.6 北京新能源汽車發展前景展望 255
7.3 上海新能源汽車市場分析 257
7.3.1 上海新能源汽車發展政策分析 257
7.3.2 上海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分析 258
7.3.3 上海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分析 258
7.3.4 世博會給上海汽車帶來的影響 259
7.3.5 上海新能源汽車需求預測分析 260
7.3.6 上海新能源汽車發展前景展望 260
7.4 廣州新能源汽車市場分析 261
7.4.1 廣州新能源汽車發展政策分析 261
7.4.2 廣州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分析 262
7.4.3 廣州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分析 262
7.4.4 亞運會給廣州汽車帶來的影響 263
7.4.5 廣州新能源汽車需求預測分析 263
7.4.6 廣州新能源汽車發展前景展望 264
7.5 深圳新能源汽車市場分析 264
7.5.1 深圳新能源汽車發展政策分析 264
7.5.2 深圳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分析 265
7.5.3 深圳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分析 265
7.5.4 大運會給深圳汽車帶來的影響 265
7.5.5 深圳新能源汽車需求預測分析 266
7.5.6 深圳新能源汽車發展前景展望 266
7.6 重慶新能源汽車市場分析 267
7.6.1 重慶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分析 267
7.6.2 重慶新能源汽車發展政策分析 268
7.6.3 重慶新能源汽車發展條件分析 268
7.6.4 重慶新能源汽車最新發展動向 269
7.6.5 重慶新能源汽車發展前景展望 269
7.7 河南新能源汽車市場分析 270
7.7.1 河南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分析 270
7.7.2 河南新能源汽車發展政策分析 270
7.7.3 河南新能源汽車發展條件分析 270
7.7.4 河南新能源汽車最新發展動向 270
7.7.5 河南新能源汽車發展前景展望 271
7.8 湖南新能源汽車市場分析 271
7.8.1 湖南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分析 271
7.8.2 湖南新能源汽車發展政策分析 272
7.8.3 湖南新能源汽車發展條件分析 272
7.8.4 湖南新能源汽車最新發展動向 274
7.8.5 湖南新能源汽車發展前景展望 274
7.9 湖北新能源汽車市場分析 274
7.9.1 湖北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分析 274
7.9.2 湖北新能源汽車發展政策分析 275
7.9.3 湖北新能源汽車發展條件分析 275
7.9.4 湖北新能源汽車最新發展動向 276
7.9.5 湖北新能源汽車發展前景展望 276
7.10 安徽新能源汽車市場分析 277
7.10.1 安徽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分析 277
7.10.2 安徽新能源汽車發展政策分析 277
7.10.3 安徽新能源汽車SWOT分析 277
7.10.4 安徽新能源汽車最新發展動向 278
7.10.5 安徽新能源汽車發展前景展望 279
7.11 其它地區新能源汽車市場分析 279
7.11.1 浙江省新能源汽車市場分析 279
7.11.2 江蘇省新能源汽車市場分析 280
7.11.3 吉林省新能源汽車市場分析 281
7.11.4 山東省新能源汽車市場分析 281
7.11.5 四川省新能源汽車市場分析 282
7.11.6 江西省新能源汽車市場分析 282
7.11.7 福建省新能源汽車市場分析 282
第8章:中國新能源汽車主要企業分析 284
8.1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經營分析 284
8.1.1 企業的發展簡況分析 284
8.1.2 新能源汽車車型分析 284
8.1.3 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 285
8.1.4 新能源汽車銷量分析 286
8.1.5 企業的營收能力分析 286
8.1.6 企業的償債能力分析 287
8.1.7 企業的運營能力分析 287
8.1.8 企業的盈利能力分析 288
8.1.9 企業的發展能力分析 289
8.1.10 企業經營優劣勢分析 290
8.1.11 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 290
8.1.12 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291
8.1.13 企業投資兼并與重組分析 291
8.2 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經營分析 291
8.2.1 企業的發展簡況分析 291
8.2.2 新能源汽車車型分析 292
8.2.3 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 292
8.2.4 企業的營收能力分析 293
8.2.5 企業的償債能力分析 293
8.2.6 企業的運營能力分析 294
8.2.7 企業的盈利能力分析 294
8.2.8 企業的發展能力分析 295
8.2.9 企業銷售渠道與網絡 296
8.2.10 企業經營優劣勢分析 296
8.2.11 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 296
8.2.12 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297
8.2.13 企業投資兼并與重組分析 297
8.3 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經營分析 297
8.3.1 企業的發展簡況分析 297
8.3.2 新能源汽車車型分析 298
8.3.3 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 299
8.3.4 新能源汽車銷量分析 299
8.3.5 企業的營收能力分析 299
8.3.6 企業的償債能力分析 300
8.3.7 企業的運營能力分析 300
8.3.8 企業的盈利能力分析 301
8.3.9 企業的發展能力分析 301
8.3.10 企業銷售渠道與網絡 302
8.3.11 企業經營優劣勢分析 303
8.3.12 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 303
8.3.13 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304
8.3.14 企業投資兼并與重組分析 304
8.4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經營分析 305
8.4.1 企業的發展簡況分析 305
8.4.2 新能源汽車車型分析 305
8.4.3 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 307
8.4.4 新能源汽車銷量分析 307
8.4.5 企業的營收能力分析 307
8.4.6 企業的償債能力分析 308
8.4.7 企業的運營能力分析 308
8.4.8 企業的盈利能力分析 309
8.4.9 企業的發展能力分析 310
8.4.10 企業銷售渠道與網絡 310
8.4.11 企業經營優劣勢分析 311
8.4.12 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311
8.4.13 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 311
8.5 遼寧曙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經營分析 312
8.5.1 企業的發展簡況分析 312
8.5.2 新能源汽車車型分析 312
8.5.3 企業的營收能力分析 313
8.5.4 企業的償債能力分析 314
8.5.5 企業的運營能力分析 314
8.5.6 企業的盈利能力分析 315
8.5.7 企業的發展能力分析 315
8.5.8 企業銷售渠道與網絡 316
8.5.9 企業經營優劣勢分析 316
8.5.10 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 317
8.5.11 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317
8.5.12 企業投資兼并與重組分析 317
……另有15家企業分析。
第9章:中國新能源汽車投融資及預測 396
9.1 新能源汽車風險分析與保險開發 396
9.1.1 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風險分析 396
(1)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標準風險 396
(2)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市場風險 396
(3)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競爭風險 397
(4)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技術風險 398
(5)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經營風險 398
9.1.2 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保險開發分析 399
(1)新能源汽車保險的需求分析 399
(2)新能源汽車保險產品的設計 399
(3)新能源汽車保險應注意的問題 401
9.2 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投資機會分析 402
9.2.1 重點零部件領域投資機會分析 402
(1)鋰資源投資機會分析 402
(2)稀土資源投資機會分析 402
(3)動力電池投資機會分析 403
(4)驅動電機投資機會分析 404
(5)充電設備投資機會分析 405
9.2.2 整車制造領域投資機會分析 406
(1)公交車領域優先受益 406
(2)私人購車成長空間打開 407
(3)混合動力率先進入市場 407
(4)新能源整車企業投資原則 407
9.2.3 銀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資分析 409
(1)融資租賃模式分析 409
(2)股權融資模式分析 410
(3)債券融資模式分析 410
(4)擔保貸款融資模式分析 410
9.3 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前景預測 411
9.3.1 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影響因素分析 411
9.3.2 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分析 411
9.3.3 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前景預測 412
第10章: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分析 414
10.1 國外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及啟示 414
10.1.1 國外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戰略分析 414
(1)日本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分析 414
(2)美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分析 415
(3)歐盟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分析 416
10.1.2 跨國公司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戰略 416
(1)通用汽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戰略 416
(2)福特汽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戰略 417
(3)大眾汽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戰略 417
(4)寶馬汽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戰略 417
(5)雷諾汽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戰略 417
(6)豐田汽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戰略 418
(7)本田汽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戰略 418
(8)三菱汽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戰略 418
(9)日產汽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戰略 419
(10)戴姆勒汽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戰略 419
(11)雪鐵龍汽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戰略 419
10.1.3 國外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對中國的啟示 419
10.2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策略分析 420
10.2.1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策略分析 420
(1)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狀況 420
(2)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策略 421
10.2.2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策略分析 422
(1)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狀況 422
(2)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策略 423
10.2.3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品牌策略分析 425
(1)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品牌狀況 425
(2)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策略分析 425
10.2.4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品組合策略 426
(1)中國新能源汽車產品組合狀況 426
(2)中國新能源汽車產品組合策略 427
圖表目錄
圖表1:汽車基本物理架構情況 22
圖表2:各種新能汽車綜合性能指標對比 23
圖表3:新能源汽車三大主流品種優缺點比較 24
圖表4:全球前十大探明石油儲量車排名(單位:億桶,%) 28
圖表5:2016-2024年美國新增非農就業走勢圖(單位:千人,%) 31
圖表6:2017-2024年美國新增非農就業與失業率(單位:千人,%) 31
圖表7:2009-2024年美國PMI指數 32
圖表8:2024年美國制造業PMI八個分項指數 32
圖表9:2024年美國服務業PMI指數 33
圖表10:2024年日本PMI指數均值 34
圖表11:2016-2024年日本制造業和服務業PMI指數 34
圖表12:2014-2024年歐元區CPI同比增長情況(單位:%) 35
圖表13:2016-2024年歐元區制造業指數 36
圖表14:2019-2024年法意德制造業指數 36
圖表15:2017-2024年巴西工業生產指數 37
圖表16:2017-2024年巴西消費者信心指數 38
圖表17:2014-2024年俄羅斯PPI漲跌走勢 38
圖表18:2014-2024年印度工業生產同比增長情況(單位:%) 39
圖表19:2016-2024年南非工業生產同比增長情況(單位:%) 40
圖表20:2019-2024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速度(單位:%) 41
圖表21:2019-2024年工業增加值增長變化(單位:%) 42
圖表22:2024年中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累計同比增速(單位:%) 43
圖表23:2017-2024年中國出口金額及其同比增速(單位:億美元,%) 44
圖表24:2019-2024年廣義貨幣(M2)同比增速(單位:%) 44
圖表25:中國已出臺或將要出臺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 47
圖表26:中國新能源汽車綜合燃料消耗標準(單位:Kg,L/100km) 48
圖表27:新能源汽車產品專項檢驗標準目錄 52
圖表28:《汽車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5年)》草案摘要 60
圖表29: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化三步走戰略 61
圖表30:《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4年-2025年)草案摘要 64
圖表31:新能源汽車技術階段劃分表 65
圖表32: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三縱三橫”布局 69
圖表33:主要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比較 71
圖表34:各種電池性能比較 71
圖表35:鋰離子電池主要組分常見材料 73
圖表36:鋰電池成本構成(單位:%) 74
圖表37:驅動電機系統的基本性能比較(單位:%,r/min) 75
圖表38:新能源汽車對驅動電機的要求 75
圖表39:傳統混合動力汽車(HEV) 77
圖表40: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 78
圖表41: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81
圖表42: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微笑曲線”模型 82
圖表43:新能源汽車電機及電池上游原材料需求路徑 82
圖表44:動力電池主要性能比較(單位:wh/kg,wh/l,wh/h,v,oC,次) 83
圖表45:主要正極材料性能比較(單位:mAH/g,Wh/kg,Wh/L,次) 84
圖表46:鋰離子電池隔膜外觀 84
圖表47:鋰離子電池內部構造圖(聚合物鋰電) 85
圖表48:干法和濕法制備的隔膜電鏡圖 86
圖表49:世界主流隔膜廠商介紹 87
圖表50:全球廠家鋰離子電池隔膜市場占有率(單位:%) 87
圖表51:佛塑科技隔膜與國際先進水平對比(單位:g/mil,%,oC,kg/cm2,TD) 88
圖表52:國內隔膜產能統計(單位:萬m2) 90
圖表53:鋰離子電池隔膜的生產工藝 90
圖表54:電解液成分構成 91
圖表55:電解液生產工藝 91
圖表56:全球主要企業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市場占比(單位:%) 92
圖表57:電解液廠商和電池廠對應關系 92
圖表58:國內電解液主要生產企業及市場占有率(單位:噸,%) 93
圖表59:常見鋰鹽電解質的性能比較 94
圖表60:全球六氟磷酸鋰供應商(單位:噸/年) 94
圖表61:六氟磷酸鋰價格變化情況(單位:萬/噸) 95
圖表62:2017-2021年六氟磷酸鋰全球產量及其預測(單位:噸/年) 95
圖表63:部分溶劑性能列表 96
圖表64: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種類 97
圖表65:電動車用電解液需求預測(單位:萬噸/年) 97
圖表66:2018-2024年全球電解液產量及其預測(單位:萬噸/年) 98
圖表67:各種電機性能比較 99
圖表68:一般永磁電機的重量構成(單位:%) 102
圖表69:充電站基礎設施、配電設施和運營成本分析(單位:萬元,萬元/年,%) 109
圖表70:充電站成本回收和電池續航能力的敏感性分析(單位:次,元/度,萬度/年,萬元,年) 110
圖表71:中國主要城市電動汽車充電站建設情況(單位:座) 110
圖表72:2025年國家電動汽車充電站建設規模(單位:座,個,百萬元) 111
圖表73:2019-2024年全球電動汽車充電點(包括家用和公用)數量預測(單位:個) 116
圖表74:2019-2024年全球電動汽車公用充電站數量預測(單位:個) 117
圖表75:美國部分州政府制定的乙-醇燃料補貼政策 122
圖表76:法國基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汽車購買獎懲體系(單位:克CO2 /公里,歐元) 127
圖表77:英國購買BEV和PHEV汽車補貼標準(單位:克/公里,千米,公里) 128
圖表78:泰國生態節能汽車概要 131
圖表79:泰國乙-醇車輛的優惠稅制(單位:%) 133
圖表80:新能源汽車發展路線圖 141
圖表81:電動汽車技術的重點和優先事項 142
圖表82:不同類型的混合動力汽車的特點 144
圖表83:混合動力汽車技術路線及發展趨勢 145
圖表84:典型的電動汽車組成框圖 146
圖表85:燃料電池汽車主要結構 147
圖表86:鎳氫電池關鍵材料及技術 148
圖表87:混合動力汽車用電子元器件市場規模(單位:百萬美元) 150
圖表88:世界主要汽車廠商已上市及擬上市的混合動力汽車 152
圖表89:車用動力電池的產業化發展趨勢 155
圖表90:世界主要稀土礦產地儲量分布(單位:萬噸) 163
圖表91:世界主要鋰礦產地儲量分布(單位:萬噸) 163
圖表92:中美市場銷量和增速情況(單位:萬輛,%) 164
圖表93:四大自主品牌銷量和占比情況(單位:萬輛,%) 165
圖表94:美國WTW減排效果比較(單位:磅,%) 168
圖表95:中國WTW減排效果比較(單位:克,升,%) 169
圖表96:新能源汽車較傳統汽車的優勢 171
圖表97:中國新能源汽車主要發展方向比較 174
圖表98:電動汽車(日產鈴風)與傳統內燃機汽車主要性能對比(單位:L,m,s,KM,KM/h,KW) 175
圖表99:中國城市車主日均行使里程占比(單位:%) 176
圖表100:電動汽車與傳統汽車的綜合成本比較(單位:萬元) 177
圖表101:新能源汽車成本增加情況統計(單位:萬元,%) 179
圖表102: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情況(單位:輛) 179
圖表103: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公交系統的應用情況 181
圖表104:國外新能源客車的運營情況 194
圖表105:2018-2024年中國13個重點城市混合動力客車市場需求(單位:輛) 195
圖表106:2018-2024年中國13個重點城市純電動客車市場需求(單位:輛) 195
圖表107:中國各品牌混合動力客車產品分析(1)(單位:萬元,臺) 196
圖表108:中國各品牌混合動力客車產品分析(2)(單位:萬元,臺) 196
圖表109:中國混合動力城市客車已上公告一覽(單位:mm) 197
圖表110:2024年大、中、輕新能源客車銷售比例(單位:%) 198
圖表111:中國各省市電動公交車擁有計劃一覽(單位:輛) 199
圖表112:中國主流新能源客車生產企業的研發及生產情況 200
圖表113:北汽福田新能源客車的研發歷程 201
圖表114: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規劃 205
圖表115:新能源汽車了解程度調查(單位:%) 210
圖表116: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的關注情況調查(單位:%) 211
圖表117:新能源汽車市場前景調查(單位:%) 211
圖表118:新能源汽車不同類型購買喜好調查(單位:%) 212
圖表119:新能源汽車不同品牌購買喜好調查(單位:%) 213
圖表120:新能源汽車不同價位購買喜好調查(單位:%) 213
圖表121:新能源汽車購買方式調查(單位:%) 214
圖表122:補貼政策對新能源汽車購買的影響調查(單位:%) 215
圖表123:不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原因調查(單位:%) 215
圖表124:中國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單位:輛) 222
圖表125:混合動力汽車主要車型比較 223
圖表126:中國混合動力汽車市場銷量車型結構表(單位:%) 224
圖表127:中國混合動力汽車市場銷量車型結構圖(單位:%) 224
圖表128:中國混合動力汽車市場銷售額車型結構表(單位:%) 225
圖表129:中國混合動力汽車市場銷售額車型結構圖(單位:%) 225
圖表130:中國混合動力汽車市場銷售額應用結構表(單位:%) 226
圖表131:中國混合動力汽車市場銷售額應用結構圖(單位:%) 226
圖表132:中國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品牌結構(單位:%) 227
圖表133:國內外主要汽車廠商在華混合動力相關專利(單位:個) 228
圖表134:主要汽車廠商中國混合動力汽車相關專利品牌結構(單位:%) 229
圖表135:中國混合動力汽車相關專利構成(單位:個) 229
圖表136:混合動力汽車企業發展態勢分析 230
圖表137:國內汽車廠商混合動力汽車發展 231
圖表138:2018-2024年全球主要汽車生產商HEV規劃 233
圖表139:2020-2024年中國混合動力汽車銷量預測(單位:輛) 233
圖表140:2018-2024年中國混合動力汽車市場車型市場結構(單位:%) 234
圖表141:2018-2024年中國混合動力汽車市場應用結構(單位:%) 234
圖表142:主要城市新能源汽車產能規劃一覽 251
圖表143:七大城市新能源汽車實施進展情況 252
圖表144:2018-2024年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經濟指標分析(單位:萬元) 287
圖表145:2018-2024年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償債能力分析(單位:%,倍) 287
圖表146:2018-2024年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運營能力分析(單位:次) 288
圖表147:2018-2024年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單位:%) 288
圖表148:2018-2024年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展能力分析(單位:%) 289
圖表149: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經營優劣勢分析 290
單位官方網站:http://www.50ly.cn
中研智業研究院-聯系人:楊靜 李湘
中研智業研究院-咨詢電話:010-57126768
中研智業研究院-項目熱線:15311209600
QQ咨詢:908729923 574219810
免費售后服務一年,具體內容及交付流程歡迎咨詢客服人員。